《对韵歌》教学反思

时间:2025-02-06 10:41:51
《对韵歌》教学反思

《对韵歌》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韵歌》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韵歌》教学反思1

《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句式整齐,合辙押韵,琅琅上口,背诵自如,通俗易懂,文道结合,便于儿童理解,易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本课中的生字大部分学生都会认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放在教会学生利用生活进行识字,激发学生生活识字的兴趣。

一、巩固象形字,前后巧连结

在本课需要认读的生字中,云、雨、鸟,这三个生字都是象形字。老师充分考虑本单元识字认读之间的关连,对这三个字的认读上,让学生利用象形字的识字方法进行识字,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利用象形字进行识字的巩固。

二、生活巧识字,认读带阅读

生活中在看电视,看书,广告等经常会在孩子身边出现,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字达到识字的效果是非常好的途径。那么激发学生利用生活进行识字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本课的重点。本课中,有意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认识的字,利用学生非常喜欢读绘本的特点,老师出示:《天生一对》、《风到哪里去了》、《花婆婆》、《法布尔昆虫记》这四本绘本书名,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并圈画出本课需用认读并且书名里有的:对、风、花、虫这四个生字。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其实生字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多认多读,就会掌握更多的生字。这个活动的设计,除了考虑识字,还有引导学生看书阅读的作用,这是为后面语文园地里的“亲子阅读”“快乐读书吧”做准备。

三、诵读多形式,熟读巧背诵

“学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这个目标,是教学难点,而且对于这首对韵歌,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背诵下来,就需要老师的多种形式,让学生产生对韵文的兴趣,掌握韵文的节奏,达到熟能成诵。本课中,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在读中达到背诵。

四、识字与阅读,游戏巧安排

本课中,老师设计了“读生字,摘桃子”“找朋友”的游戏。学生非常喜欢“摘桃子”这个游戏。老师只有读准“桃子”上的字,才能将桃子摘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生字,又调整了自己的听课状态。然后,师生、生生玩“找朋友”的游戏,老师大声对着全班说“云对……”同学大声说“雨”。两个人再一起说“云对雨”。这样的活动,除了让学生认生字,读生字,找生字,还培养了学生大声朗读和与同学互动的人际交往能力,更好的巩固了对儿歌的背诵。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重视识字方法的总结。教人学会不如教人会学,在一年级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并给孩子们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情境。在时间划分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应该两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就要两节课完成。

今天上课忽视了强调常规问题,纪律表现还算不错,但是还是要不停的强调不停的改正,为了给孩子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的习惯。

《对韵歌》教学反思2

谈到教学质量,我们总是把注意力放到课堂教学上,并且十分强调课堂教学效率,强调用好用活课堂的45分钟。但是,教学绝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不断的配合中成长。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作业布置,学生辅导。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

课前两问:

一是我用什么教学方法达到我想达到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为什么认为这些方法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在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对韵歌》这一课中,韵律性强,我准备以讲授法和互动游戏法来达到比如课文的背诵,7个生字会写。基本笔画会描。因为低年龄段的孩子对于课堂积极性需要老师的激发和引导。注意力容易不集中,游戏导入的方式,多多互动,加强孩子的专注力。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

课堂教学两问:

一是我在教学中发现了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

二是这些问题对我们的教学意味着什么?

低年级的孩子记忆力比较好,对于课文内容的背诵还是比较迅速的。主要是开始写生字的时候,比如书写姿势不端正,字写得不好看;一些难写的生字容易记不清笔画顺序。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找不同方法让孩子加深印象。

课后反思两问:

一是我的课堂教学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我的教学目标?

二是我的教学目标是否需要一些调整?

作业布置两问:

一是作业布置是否兼顾到了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

二是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学生辅导两问:

一是对不同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是否清楚?

二是辅导学生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一堂课虽然上完了,但是这堂课是否上的出彩?比如可不可以在孩子会背诵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拓展,可以有些多的韵律性较强的韵文,加强了孩子的知识储备量。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作业不需要布置特别多,要求会写的生字每个4遍。要兼顾到每个不同学习能力的孩子。对于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时,可以先让一些能力较强的学生互相教授,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

《对韵歌》教学反思3

《对韵歌》取材于少儿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形式对称,读上去朗朗上口,十分适合在一年级新入学不久进行教学。《对韵歌》选择的内容大多是孩子们熟悉的动植物和自然现象,所以教学的重难点主要是让孩子们学习对韵歌的声韵格律,培养语感,为孩子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我对《对韵歌》的教学反思如下:

一、巩固象形字,生字巧记忆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应以识字写字为主,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不仅要结合图文、联系生活识字,更要教会学生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识字。经过上节课识字4《日月水火》的学习,学生对象形字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我由上节课的师讲为主转变为本节课的的生交流为主。首先,我先让小朋友们圈画出不认识的字,每个人圈画出的不太一样,有的学生多有的学生少。对于学生们不认识的字我采用交流的方式,请认识的小朋友谈谈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孩子的想象力丰富,思维方式相近,有时大人们的想法不一定就符合孩子的认知。在本节课中,我觉得有些孩子的方法是及其好的。

比如说到“雨”字,翁雨萱小朋友就高举小手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记忆方法,她说“雨”字下面像两扇窗户,四点就像是小雨点。经过翁雨萱小朋友的生动解释,一副“赏雨图”已出现在我眼前,我想孩子们一定是,这个字小朋友们一定会牢牢记在记住的。让学生自主识字,不仅能避免枯燥,而且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一举多得。

二、诵读多形式,熟练巧背诵

因为《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我就采用多种形式的 ……此处隐藏6304个字……,吸引学生的注意;定位准确;容量大,加强了课内外的整合。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第一点:不够完整,缺少主线:比如拼读和课文两个板块没有一条线把它们串连起来。需要加强主线的联系。拼读这一板块可以总结为拼音真有趣,学习课文这一板块可以总结为拼音真有趣。主线可以用“公主“带我们闯关来串起整篇课文。

第二点:拼读可以适当降低难度,比如可以先读带调韵母,再连起来拼读。让学生有一个拼读的过程。

第三点:学情方面,学生缺少一个自己练读的过程。

第四点:拼读音节的时候,要加强这些拼音与识字说话间的联系。

第五点:孤立拼读太多,文本读得太少,文本中的字是在语境中去纠正拼读,逐排逐排读。

第六点:品读环节,缺少情境性,整体性。

第三次试讲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教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下面几个方面

整体大的环节没有问题,做得比较好的环节是在拼读音节这个版块,每个音节都结合孩子们动手,思考的能力,增强趣味性,比如拼读“踏步”让大家一起起来踏步等等。趣味性比较强。拓展延伸的版块也做得比较好,能够用课外的对子和课外的《对韵歌》来进行拓展训练。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品读”课文这个环节。

逐排学习应该怎么教呢?不是我理解的“一句话读了,又读其中的词,然后再拼读词中字”,枯燥无趣,目的性不强,而是要加强趣味性,把每一个部分放大来看,而不是在整篇课文中去找每一句话。可以把课文的学习放在一个果园中,一边走,一边看到了什么,就分别把看到的水果的汉字和拼音打出来,让孩子们去拼读。其中关键就是让拼读多样化,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孩子们在乐趣中学习。避免重复单一。

第四次正式讲课了,讲下来我自己感觉还是比较顺的,时间把控比较到位,根据大家的评价,觉得我在台风上变得更加活泼,课堂气氛也被老师带动起来。变得生动有趣,同时每个环节也是很清晰流畅的。

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不够落实,这篇课文有个很重要的目标是拼读。所以拼读这一个环节应该更加落实,抽更多的学生起来拼读,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拼读,让每一个孩子的嘴巴都动起来,可能是怕时间不够的原因,每个环节都很赶,这样就显得有点急。内容有点多,可以适当调整内容让时间变得更加的充裕,来真正落实课文。

其次,三拼音不宜让学生拼读,老师带读或者不出示。对对子中爸爸对妈妈这个例子给的不是很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比如可以换成太阳对月亮。

《对韵歌》教学反思14

9月14日听了胡老师执教《对韵歌》第一课时,记录如下:

一、背诵古诗《江南》汉乐府。教师背一句,学生跟着背一句。

二、复习旧知出示跟本课有一定关系的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强调了平舌音、翘舌音的区别以及不能拖调。

三、导入新课由一对对的好朋友导入“对”字,通过小小火车开起来的方式,强化“对”的读音及理解。接着请学生试着在之前学过的生字里找朋友并说说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好朋友,如日对月、手对足、站对坐。由此引出“对对子”的概念,再自然过渡到今天的课题《对韵歌》。

四、学习生字详略有序地学习生字“云、雨、雪、风、花、鸟、虫”七个生字,期间通过小小火车开起来和提问你是怎么记住它、给生字找个朋友组成词语的方式使学生迅速地掌握生字的发音和识记。雨:出示雨滴的图片,雨字中间的四点很像小雨滴。风:强调了风的读音,嘴巴要扁一点。小结:云、雨、雪、风都是自然想象。花:请同学说说认识什么花。小结:花和树都是植物。鸟:鸟字的识记方法。中间一点像小鸟的眼睛,弯弯的一笔像小鸟的身体,下面的一横像小鸟横出来的翅膀。虫:翘舌音。提问学生你还知道什么虫子?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小结:鸟和虫都是动物。通过走迷宫的方式,回顾刚才学习的七个生字。

五、感知课文。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重点讲解: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山对水,事物对事物;清和秀,清澈和秀美;柳对桃,植物对植物;绿对红,颜色对颜色。

六、指导朗读教师范读,学生小眼睛看黑板,眼睛跟着老师手指,小耳朵听老师。接着,老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学生手指着课文,一个字一个字地念。学生小手指着书,齐读。

七、理解课文。请同学们,数一数,这篇课文有几句话。

八、课后作业。找一找,《对韵歌》这篇课文有几个对子?谁和谁是一对好朋友?

听后感:

1、整节课流程非常清晰,节奏紧凑,开火车的方式使整节课氛围很好,学生们积极性很高。

2、针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分散,难以持久的特点,胡老师通过“一二三,坐坐好“喊口号的方式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一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积极的鼓励,胡老师的表扬艺术也恰到好处,有对全班的表扬,大家一起喊口号“我最棒”,也有对个别同学回答问题时的表扬。

《对韵歌》教学反思15

教学分析:《对韵歌》是以对对子的小韵文出现的,读来琅琅上口。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自己练习拼读音节,在学生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的识字教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拼读,体会到韵文的韵律。

2、通过拼音与文字对照学习,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认读5个生字:苹、地、南、李、瓜。

4、学习新笔画:学写3个生字:风、北、果。

教学过程:

一、闯关激趣,导入新课

dà mǐ ní tǔ mǎ lù

(一)字带音节大米泥土马路

(二)拼读音节nǔ lì tà bù dì lǐ

过渡:同学们读得好,老师想把这五颜六色的水果送给你们。出示葡萄架(这串串葡萄挂在什么地方?)苹果园(这苹果树一棵连着一棵在苹果园里开丰收聚会呢!)师相机复习: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

归纳识字方法:看图识字、听读识字、看拼音识字

二、初读课文,把握特点。

1、指名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

2、出示课文,听读课文,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有些字是红色的。这些字的声母都是我们教过的。)

3、再读课文,认真看音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园、甜、绵、南的韵母相同。)这便是押韵。

三、细读课文,探究学习

1、自由拼读课文。

2、小组交流学习情况。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学会认词。

3、摘果子游戏:检查认读的生字。

4、小组开火车、小小组合作读、全班读相结合。

5、小组比赛轮流读课文,师生合作读课文,男女生轮流读课文,组与组之间对对子。在一次又一次的读书中,感受韵文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师生即兴对对子。

五、学写生字,识记字形。

1、认识新笔画

2、让学生当小老师,说说怎样记住果、风、北,书空。

3、在田字格内练习书写,每个字写个。

4、展示作业,口头组词。

六、总结课文,齐读课文

《《对韵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