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

时间:2024-06-23 14:13:26
八佰观后感(集合15篇)

八佰观后感(集合1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八佰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佰观后感1

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去电影院看了《八佰》这部电影,它讲的内容是:日本人要打中国,想要攻下上海,但是他们必须先拿下一个放着很多武器的大仓库,那里由我军坚守着,敌人有很多很多人,但是我们只有420人,为了不让敌人知道我们的真实情况,谎称八百人,这也是这部电影名字的由来。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有:战争刚开始,有一些胆小懦弱的人,特别怕死,甚至还有人不会拿枪,总想逃跑,可是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战友和亲人都被打死或流血牺牲了,他们也鼓起勇气决定和敌人奋战到底。还有对面租界外的上海滩,灯火通明,因为日本人不许打那边,所以那边的人过的相对安全,老百姓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到后来主动给我军运送食品、医疗器材,打气加油,这些镜头看的我激动万分,热泪盈眶。

现在我们国泰民安、安居乐业,可以过上心满意足的好生活,那是由千千万万的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所以能过上这样的幸福生活我们简直是太幸运了,作为学生,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用新知识报效祖国!

八佰观后感2

今年暑期档有一部大热影片——《八佰》,听说好评连连,妈妈迫切地在上映一周后就带我去观影了。一开始并不热衷的我,看完以后深受触动。

这是一部讲述淞沪会战末时在上海四行仓库,国军顽强抵御敌军的一场战斗。是以微弱的420多名士兵以少敌多对抗30万日军倭寇的惨烈战争。然而为了壮大声势,迷惑敌军,当时的团长对外宣称抵抗士兵有800余人,这也是《八佰》这部影片的由来——不是“八百”,而是“八佰”!

这样人数悬殊的战斗无疑是十分艰难的。其中有一个片段是最让观众震撼的:有重要人物要与仓库里的指挥官通话,有人捐了电话线却苦于无法送进仓库,爱国人士排队主动请缨跑过桥送电话线,然而无一例外都被日军射杀于桥上,这时看赌场的刀子自报姓名,冒着敌军的枪林弹雨,跑上桥,拾起前面英雄掉落的电话线向桥那头跑去,一枪,他倒下……又站起来跑出去,接二连三的子弹飞射而来,他无处躲避,两枪,三枪,他已经跑到桥那头,用尽最后力气将电话线抛向仓库,最后倒下……那边的战士终于顺利拿到电话线。仅仅是为了一通电话,仅仅为了跑过一座桥,就是数条人命……我的耳边一片沉寂,还有隐隐的啜泣声……

我没有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无法感同身受。但是这部影片让我知道今天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没有战争不惨烈,没有牺牲不让人痛心,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要了解历史,好好学历,走科技强国的道路!少年强则国强!

八佰观后感3

疫情以来,第一次走进电影院,为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导不会让影迷们失望,无论是小人物题材的小制作,还在这样一部还原真实历史故事的大制作电影。

当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苏州河》响起,迟迟不愿离开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实人物介绍,知道他们的名字和籍贯。

感谢管虎在和平年代给我们还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拍摄场景震撼,拍摄手法巧妙,镜头设计总是巧妙从租界记者的望远镜内转场到战场,强烈的对比感震慑着每一位观众,无论是彩色繁华的租界,灰黑破旧的四行仓库形成的对比,还是镜头的最后,高楼林立的现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满布弹孔的大楼旧址。

再一次看到管导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战场中,留着鲜血的白色不倒骏马,表现中国军人毅力不倒的献身精神和预示受尽欺辱的中华民族终将会屹立在世界之巅。

特别让人感动的是所有贴近人性的真实表达。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在成为英雄前他们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转变非常贴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后无论是正规军,杂牌军,还是游击队,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荣誉而战斗,用谢晋元团长的那句话,是作为种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个人建议是非常值得走进影院观看,因为,震撼,感动,真实!

致敬那场战役中牺牲的以及幸存的人们,无论是留下姓名的,还是不知名的英雄,无论是军人还是平民!

和平年代,国人,需要被唤醒这种民族精神。

八佰观后感4

《八佰》这部电影近期上影,一周时间票房几近20亿,势头仍然猛烈,作为“后疫情时代”的第一部商业电影大片,无疑是成功的,而且有冲顶之势,也许可以与当年的《战狼2》并驾齐驱,伯仲之间。

军事题材,爱国情怀,在中国是最不缺乏资源与市场的,中国历史久远,经历坎坷,战争一直都搅动人们热血的魔法棒。壮怀激烈之士愫裹家国情怀,不能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也要在“银幕前”过一把英雄的瘾,而《八佰》恰好让这个时代的“英雄”与那个时代的壮士相遇,于是,花点小钱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体验一番热血奔涌,过一把家国情怀的“瘾”。

电影的内容与场面无疑震撼人心,“河界”两岸,一边烈士喋血,“瓜怂”奋勇,一边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之中良知触动,由漠不关心到揪心隐痛进而化为果敢行动,管它三教九流,不分三六九等。“捐躯赴国难,视死复如归”之慷慨悲歌终于奏响时代最强音,这是一部“唤醒”之作!这里没有“娘炮”,有的是铁血男儿与巾帼英雄!

八佰观后感5

晚上去看了八佰这个电影,感觉还是挺好的。讲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后期国民党大部队撤退,只剩一个师独自留守一个仓库里跟日本军交战的几天。仓库地处市区和租界一河之隔,河这边是士兵应对日军残酷围剿,河那边是各种百姓生活,有商铺戏院也有各国使馆人民,大家都在观望河对岸这场战役。

几次交锋的战争场面很震撼,士兵们身绑炮弹与日军同归于尽往下跳的时候,瞬间泪崩。但也有临阵脱逃,临时收编的百姓摇摆不定,对于杀人对于战场充满畏惧,不敢迎敌。感觉挺真实的还原了士兵们的各种心态状态,包括他们聊天时那些话语。不同于之前看过的战争题材的电影。还有一匹白马出境,不太明白寓意什么。

河对岸有战地记者不顾风险进入仓库拍摄,也有召集募捐的女同学冒着枪弹游到对岸送旗子,有老外对赌下一场交锋输赢率,也有对岸高楼里用望远镜观察局势的知识分子。

电影里有一句:战争的背后就是政治,类似这样的一些话。

还有一个片段记得很清楚,有很多百姓排队要支援(需要冒着敌人枪林弹火跑到对岸,很壮烈的行动)报名时需要报哪里来的,听见一人大喊:聊城东昌府区某某某。把我惊了,这不我家乡的人吶~

总之电影拍的很好,很真实。各种视角描述都有。战争场面也挺震撼。值得一看。

突然想起十几年前在二环胡同里和管虎导演有过几句近距离聆听和面谈。全然已忘当时的状态模样。

八佰观后感6

周一晚上,妈妈公司又组织员工去看电影。妈妈说这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于是我又屁颠屁颠跟着妈妈去了。

这部电 ……此处隐藏1717个字……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直不变。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八佰观后感11

淞沪会战时期,第八十八师524团420人奉命死守四行仓库,争取国际支援的同时掩护50万大军西撤,史称“八佰壮士”。

上个星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让我了解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国战士的铮铮铁骨,以及保家卫国的斗志。

电影中有很多让我感动流泪的片段:日军用炸弹爆破楼基的时候,机枪连的战士一个接一个的捆着手榴弹跳下楼,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砸开日军的盾牌防护,用自爆的方式挫败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这需要多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啊!而壮士们用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与满腔热血反击,不惜同归于尽也要保护阵地。正如剧中所说的: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的中国已经足够强大,现在的中华民族已经站起来了!已经不用担心再受到侵略。但是我们依然要居安思危,依然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只有不忘记曾经的痛苦与屈辱,才能更努力的前行,才能继续使自身强大起来,才能带领中华民族真正的站起来,真正的走向复兴!

八佰观后感12

电影《八佰》“轰炸式”的宣传让我的心蠢蠢欲动,昨日,我和妈妈终于一起去看了这部最近很火的国产抗日片,看完后心里对那些抗日牺牲的英雄们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敬佩。

这部影片是从1937年10月底“淞沪会战”的尾声战役改编而成的,主要讲了“八佰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四天四夜,最后成功突围到租界的故事,场面非常的震撼。

当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让人泪崩的地方,触动我的泪点是一位战士把炸弹绑在身上,然后拉开引线往楼下跳,因为当时日军要用炸弹炸楼,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么四行仓库就全没了,然而日军他们有盾牌举在上面,手榴弹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战士们只能这样从高空跳下去,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战士牺牲,且在跳楼前还报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儿不孝了!”彻底让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来,他们也是有爸有妈的孩子啊!但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奋不顾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部电影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我为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家感到自豪,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是和平年代,但我们那份爱国的精神和那颗爱国心是一成不变,是一直长存的。同时,我们更不要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先烈们,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现在繁荣昌盛的祖国!

看完这影片,我的眼睛哭肿了,迟迟都缓不过来,能让我哭得这么厉害的电影,这是第一部,等长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仓库看看,一定要记住这些先烈们,勿忘国耻!

八佰观后感13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八佰观后感14

看完这部电影,有种悲痛和自豪的感情从心底里涌动着。我好像透过屏幕,真实的感受到了那些战士的勇敢和无畏。这些有血有肉的战士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他们放弃小家,保护国家,用生命和鲜血唤醒了我!让我懂得了身为中华儿女应该怎么去做。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钢板,战士们把身上绑上炸药,毅然从楼上跳了下去。他们的牺牲不是无谓的挣扎,无用的表演!每一位高声报下自己的名字,伴随着硝烟消失的战士,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一开始百姓隔岸观火,硝烟飘到眼前,却依旧毫无警戒之心,总以为有外国人保护是安全的。后来亲眼目睹战士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保卫国家的血肉长城时,这些生活在租界的人们慢慢的觉醒了,他们就开始自发的为守备军捐钱捐物,接电话向,送国旗和药品,做一些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场战斗不仅仅是400人的战斗,更是中华人民的战斗。

影片最后,军队需要向租界撤退时,他们面对敌人的疯狂扫射一点都不畏惧,看着战士们身后的血雾,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苟活者在淡红色的血色之中,会依稀看见渺小的希望,真正的勇士,将更奋然前行。”没错,在血色之中。我看见了中华民族的希望。那希望穿越时间。在我胸口燃烧,这800人是真真正正的中国人,他们且行在血雾之中,唤醒了沉睡的麻木的自以为是的中国人民!八佰,不仅仅是八佰人,更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八佰精神。

八佰观后感15

最近,最火的电影非《八佰》莫属了,也经常看到同学写《八佰》的观后感。正好妈妈单位发了两张票,趁今天下午没事,就把电影看了。

《八佰》改编于真实事件,电影取材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讲述了中日淞沪会战交锋近三个月,彼时的国民心中遍布恐惧和迷惘,军人畏战,人心涣散。在上海濒临沦陷的时候,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奉命带领420余人驻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为迷惑日军、壮大声势,他对外谎称仓库内有800人,“八百壮士”因此得名。

一面天堂,一面地狱。当时还有英国等国家的租界,所以日军打的时候,不能打租界,轰炸也是如此。苏州河把1937年的上海一分为二,虽只有一河之隔,但有天壤之别,一面到处是硝烟、废墟、千疮百孔的建筑,衣衫褴褛的人们,而对面灯红酒绿,有唱戏、赌场玩牌,人们有时髦的发型和名贵的衣物。

日军用钢板阵掩护工兵爆破墙体,手榴弹无法击破,壮士们就将炸药捆到自己身上,从楼上跳到日军的钢板阵中。一位赌场老板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一个女孩冒着生命危险,从河对面游了过来,送中华民国国旗,升旗必定会激怒日军,可在自己地盘上,为什么不升?民国国旗升起来了,日军战斗机扫射,人肉来挡,死一波,上一波,无论如何,国旗不能倒!

致敬英雄,中国人民永远会记住你们!

《八佰观后感(集合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