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4-11-10 10:42:10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合集15篇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合集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1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一部作品,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朝花夕拾》作为书名。光看这个名字也很难猜到书里的内容。

《朝花夕拾》这本家喻户晓的巨作是鲁迅先生在风烛残年之际写成的,书中记录了他童年的点点滴滴。我以一个晚辈小生的角度来评价鲁迅先生的这本巨著,如果说了以下的话或许有些不敬,也会引起大家的反驳,但是这是我心中的话,如果以如今大师们的写作水品,那些优美的词句华丽的语言,《朝花夕拾》可能比不过,但是,这本书的妙处就在于鲁迅先生用朴实的语言把他的童年有声有色地讲给了我们听,正因为没有过多的文字来修饰,所以读者们会认为它是一本好书,好评如潮。

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可以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我想到了我的童年,那些年,我们都傻过、笑过、哭过、天真过。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卷。我们最爱的游戏是“捉迷藏”;我们会向父母撒娇;我们会聚在一起玩弹珠;我们还会一直问“为什么”……我现在都对我的童年充满留恋,那等我到了鲁迅先生的那个年龄,可能只会躺在摇椅上,回想起我的童年,津津乐道地对着儿孙讲,他们却满不在意。鲁迅先生一切语言虽然平淡朴实,炽热的情感却展露无遗。一篇文章的好坏要看字里行间有没有感情流露出来,鲁迅先生把这点做到淋漓尽致,这是篇有血有肉的作品,它会读者想起自己,会联想到自身的某一点,这也是阅读的本质,是所有读者都想体验的,如果一篇文章能让人做到这一点,那这就是一篇好文章,我很佩服鲁迅。

想到这里或许我也可以解决心中的疑惑,《朝花夕拾》的真正含义,表面上是早上的花傍晚再去捡拾,其实一朵花从早上到傍晚,沐浴了阳光,经历了雨水的洗礼,风的吹打,它早已不是早上那朵没有故事的花朵了,这也好似人,一个人从出生到年老,必须经历很多,磨练很多,使人成长,再到花甲之年回忆起来别有一番情趣。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2

这薄薄的不足百页的小册子中,共有十篇文章,每一篇都风韵十足:反映社会现实的《狗·猫·鼠》;无奈而又曲折的《五猖会》;令人流连忘返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人敬佩的《藤野先生》;让人怜惜的《父亲的病》等等。

我最喜欢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并非是在课堂上,而是因为着实被这一篇文章里所描写的百草园所深深折服。这是一个多么充满情趣的地方呀,虽然只是一片荒草几块破石,却在其中充满神奇与乐趣,让人好奇而又向往这妙趣横生的生活,它不时的吸引着我。

最让人揪心的《父亲的病》这一篇文章,如此孝顺的孩子服侍着自己抱病在身的老爹,却在尽孝中遭人冷落,以至于父亲的病情越发的严重,不幸离开了人世,使孝子终生在愧疚中度过,读完他的这篇文章,只是叹息以及疑惑:为什么那年头的城中,连一位善良无私的医生也没有呢?由此可以见的那时社会的面貌,基层的人怎么也无法翻身,这也是国家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啊!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多读读此书,品味世间百态,乐观的生活吧,品味生活,品味人生。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3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代表作,书中涵概了鲁迅先生从孩提青年时期的悲欢离合,记录着一位文学巨匠成长的点点滴滴。

我家的那本《朝花夕拾》有些年代了,它散发着古书的风韵。触着那饱经风霜的封面,看着草书的《朝花夕拾》书名,想起了鲁迅对一个书名的精雕细刻。此书本名为《旧事重提》后经他的一番苦思冥想,改成了现在的名字。

翻开己发黄的纸页,一阵墨香扑面而来。它经过了时间的酝酿,沉淀,发酵,变得如此醇厚,如此深长。我沉醉了。霎那间,我仿佛乘着一叶扁舟,在迷雾氤氲的历史海洋中航行,而《朝花夕拾》恰似一盏明灯,穿透迷雾,引领我来到鲁迅的过去。

我看到了阿长。那个矮矮胖胖的保姆,她影响了鲁迅的儿童时代,她睡觉时总是爱摆一个"大"字,她和别人讲话时总爱指指点点,她脑袋里全是琐碎的小节。当和迅哥儿讲长毛的故事时,他对她的全是敬畏,当阿长踏死了鲁迅心爱的小隐鼠时,迅哥儿很气愤,当阿长买来了鲁迅弋梦寐以求的"三哼经"时鲁迅再一次敬畏她了。她善良而愚昧。

我看到了鲁迅的父亲,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勒令他背书。而鲁迅从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父亲被庸医治死,一直是埋在鲁迅心中的痛苦。《父亲的病》中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描述了几位名医的性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本质。后来,鲁迅听从了衍太太的话,在父亲临终前大叫,大声哭喊,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这是让鲁迅灵魂永远不安的痛。我看到了藤野先生,一位异国医学教授。他平等待人,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平凡中渗透出伟大。他给予了鲁迅先生无尽的安慰与帮助,若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艰难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我又来到了百草园,草木茂盛,鲜花遍地。鲁迅在这里享受到了童年的无限乐趣。雪地捉鸟,叠罗汉,拔首乌弄坏了后墙,采野果吃,都是鲁迅儿时最快乐的游戏,儿童的生活趣味是广阔的。我又踏进了三味书屋,小小的书屋,束缚着多少孩子的童年,约束着多少孩童好玩的天性,封建的书橱教育,孩子只能读书,背书,连问题都不能问,孩子们的童年是灰色的,没有一点乐趣,看着那不知所云的文言文,只能死记硬背。孩子们的童年不应是这样的,应是活泼快乐地健康成长。我合上书页,举目远眺,看见有一丛蔷薇开了一朵娇嫩的花。呵,《朝花夕拾》不就像这一朵唯一盛开的蔷薇花吗,艳丽而娇美,而又有刺,鲁迅的语言虽在这本书中有些温情,却也不乏他冷峻,犀利的风格。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4

朝花夕拾,顾名思义,清早落下的花朵到了傍晚拾起来。平静地弯腰,凝视,回忆,捡起。这个原本简单平和的过程被鲁迅先生赋予了新的含义。

他记起快乐的童年,迷信却仁爱的阿长妈,严谨朴素的藤野先生等等一些现在普遍为人所知的人物。我们清楚地知道阿长妈喜欢摊着“大”字睡觉,给“我”讲一些客套和迷信的礼数;知道藤野先生与“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形象大相径庭,“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睛,夹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 ……此处隐藏5173个字……集,也是一个“从记忆里抄出来的”的“回忆文”。在这部作品中,记述了作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旧势力、旧文化进行了抨击和嘲讽。

全书共十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阿长与〈山海经〉》中,写了鲁迅先生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故事。一方面写长妈妈的唠叨,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另一方面又写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的特点。长妈妈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买来了《山海经》,作者对她深深地感念。字里行间作者饱含着深情,既赞颂了长妈妈的善良、勤劳,同时也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如果细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就能感受到那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天真烂漫。

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感情色彩不同的两大场景: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的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在文章里面穿插了“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则是一个跟百草园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生活,说它是“全城中称最严厉的书塾”。但作者并未把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写课间学生溜到后园玩耍,老书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们趁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也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是回忆文章,但那些往事却一点也不单调。鲁迅先生把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充满了诗情画意。文章大都采用了历史视角和现实视角交叉、幼儿和少年视角与成年视角融合、民俗表现与学术思考的视角交织的显著特点。在写人叙事中,常常把回忆往事和抨击现实结合,又用侧击的方法将讽刺流露出来。

《朝花夕拾》是一首声情并茂的诗;是一曲宛转悠扬的歌;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让我们沉迷在其中······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13

读完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我的内心是翻涌的,因为这本书中的许多篇章都描写了鲁迅童年的无忧无虑的生活,而鲁迅在写这本书时,童年也离他远去很久很久了。

也许当我们的童年消失后,再次回忆起来,心中才会更别有一番滋味吧。因为那时的各种酸甜苦辣,已深深的铭记在心!虽然当时感到一件事是苦的,但多年之后,我们有了丰富的阅历,再回想起来,这件事带给我们的,应该是甜的。鲁迅是一位很有才气的作家,我自然是很敬佩他的,因为在他的童年中,没有乡下孩子的粗气,也没有城里孩子的娇气。

令我感触最深的,要数《从百草堂到三味书屋》了。鲁迅回忆自己幼年的百草园无忧无虑的时光,与小昆虫为伍,与动植物为伴,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的小伙伴们相约在夏季的夜晚一起去捉蛐蛐的情景,在这么多年后繁忙的今天,那是多么的令人怀恋!

他趁大人不注意,钻进百草园,采摘野花野果,然后还要于伙伴们一起扑鸟,但由于性急,总捕不到几个,他也常听奶奶讲故事,所以才害怕那条也许并不存在的赤练蛇。在三味书屋的时光,虽然是枯燥乏味的,还伴随着先生的严厉,确仍然耐不住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童年的鲁迅是那么的天真烂漫,不知不觉中引起了所有人心里的共鸣,体会在那个不同年代的童年之趣事,热爱自然,向往自由!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14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走进他与众不同的生活,品味他真实而又丰富的情感,在一阵风过后留下的是满心的芬芳。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录下了鲁迅的童年生活,那份天然质朴的童真童趣不经意间流露在字里行间,一下子把我拉回了趣味横生的百草园。幼年的鲁迅独自一人蹲在墙角,他闭上双眼,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大自然的交响乐,心中的杂念似乎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净化,快乐与自由溢满心田,没有了大人的束缚,可以与昆虫玩耍,是极好的。突然间,我又猛地被拉回了枯燥乏味的三味书屋。当寿镜吾先生手捧课本正忘我的朗诵时,学生们的心思却早已跑到了九霄云外,他们饶有兴趣的做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游戏,而鲁迅先生正投入自己的画画世界中……

鲁迅先生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那股热情早已跃然纸上,而我也一直被他所深深感染着,希望能自由自在地玩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不希望父母整日管束着我们,这正是儿童特有的。曾几何时,童年离我们渐行渐远,每天都在这忙忙碌碌的学习、纷纷扰扰的生活之中,脑海中只留下一些零星的记忆,每当阳光将回忆晒得蓬松起来,心情似乎也明朗了许多。

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回忆童年时与伙伴嬉戏玩闹,生活似乎增添了一份色彩。莎士比亚说过:“在好的东西都有失去的一天;再深的记忆也有淡忘的一天;再爱的人也有远走的一天;再美的梦也有苏醒的一天。”懂得珍惜是一件重要的事,常常回忆是一件美好而又幸福的事。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15

鲁迅是个时代的领导者,他弃医从文,不失高尚的名族节操,在那个混沌不堪的时代,给予了国家一丝丝曙光。

《朝花夕拾》是鲁迅对旧事的回忆,但却同时夹杂着其他情感,他用尖锐的笔触去抗击封建社会的一些现象,特别是《二十四孝图》一文,它本为古代人民宣传“孝心”的故事集,但是其内容却又透露出封建时代人民思想的无知,愚昧以及对儿童的压迫和残害。鲁迅幼年时期也是抱着“百善孝为先”思想,但是成年之后的鲁迅也明白的“孝顺”太难以达成,也慢慢接触到了封建社会愚孝的虚伪和残酷。

鲁迅在写“郭巨埋儿”时给我的触动很大,孝是中国千百年的文化思想,生为子女,回报父母本是理所当然,但是郭巨埋儿却显得及其无知。就算是出于对母亲的孝顺,他对儿子的所作所为也是惨绝人睹,他的妻与母也没有阻止他的所作所为,试问这是孝心的表现吗?显然不是,相反,这更像是一种自欺欺人,甚至说不定郭巨以后买能埋掉妻子与母亲,读后感《《朝花夕拾》读书笔记800字》。

荒唐的闹剧在郭巨得到了上天的赏赐后结束了,不得不感慨,郭巨是何等的迂腐,纵然自己贫穷,但他扼杀的确实祖国的花朵,换句话说,他自己生为一个男人,不能养家糊口,反而以这么极端的手段,这不是他卑鄙,阴暗的一面吗?不会去努力,依靠上天的赏赐去生活,他这一生还有什么可以被人传诵的呢?说不定,等到他的儿子长大以后,回忆起当年父亲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很难否定他不会实行一些极端的手段,而其后果难以想象。

再说到当时的孩童,鲁迅也为他们充满了怜惜和担忧,生活在动乱的年代,没有精美的书本可以阅读。和欧美的孩子相比确实很可怜,但是不得不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愚孝没有了,代替的确是无孝,孩子的困顿感没有了,但是过于丰富的物质生活,却使得他们开始空洞,如果《二十四孝图》所反映的孝是一种过分的孝,那么现在的这种思想让其一去不复返,因为追名逐利的人忘记了孝的存在,这又是古今思想的矛盾。

作为2世纪的人,我认为我们既不要做一个无孝的人,也不能做一个一味模仿《二十四孝图》的人,理智的去对待孝,相比才会最自然的表达出来。

《朝花夕拾的读书笔记合集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