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31 10:42:15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书笔记了。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1

五一节前,老师让孩子假期读《城南旧事》。这本书我没读过,但小时候看过同名电影,对活泼可爱的主人公小英子印象深刻,特别是她眨巴着眼睛学骆驼咀嚼草料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于是,向同事借了《城南旧事》这本书,回家和孩子一起读了起来。

读完该书,细细品味,心中时刻萦绕着挥之不去思绪,装满了割舍不下的情愫,是为旧年北京城南迷人的风物?还是为小英子快乐而短暂的童年?或许是为别的什么缘由而空发感叹?一时间琢磨不透。直到昨天,母亲节,突然间才醍醐灌顶,原来是为两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秀贞和宋妈。

秀贞是惠安馆的“疯子”,她眼睛透亮,一笑眼底下就有两个泪坑。说是“疯子”,那是大人们认为的;在小英子眼中,秀贞就是一个梳着油松大辫子的大姑娘,跟张家李家的大姑娘没有什么两样。随着交往的深入,小英子了解到秀贞“发疯”的原因:一是思康三叔的一去不复返;二是在青草要黄,绿叶快掉,桂花飘香,不冷不热的秋季,她生下的小桂子被扔到了齐化门城根底下。就这样,在封建落后的旧社会和愚昧无知的老人的双重作用下,秀贞做母亲的权利被剥夺了。从此,六年来,秀贞“发疯”了,或倚着门墙呆呆地看过往的行人,或伏着树干掀起衣襟檫伤心的眼泪,或坐在房间密密缝制小桂子的衣衫,或忽然撩起过往小女孩的辫子看脖子上是否有青记……找到小桂子成了秀贞生活下去的动力,带着小桂子寻找思康三叔成了秀贞生活的最高目标。当小英子把妞儿(小桂子)带到惠安馆时,秀贞急切地一件一件给她穿衣服,在寂静的雨夜,她毅然决然地带着妞儿南下了。

宋妈是小英子家的奶妈,为了“一个月四块钱,两副银首饰,四季衣裳,一床新铺盖”,到她家帮佣,一做四年。这位命运凄苦的卑微人物,在小英子的回忆中自有她的智慧和尊严。宋妈善于讲故事,会纳布鞋底子,会抱着妹妹唱儿歌:“鸡蛋鸡蛋壳壳儿,里头坐个哥哥儿,哥哥出来卖菜,里头坐个奶奶,奶奶出来烧香,里头坐个姑娘,姑娘出来点灯,烧了鼻子眼睛!”“槐树槐,槐树槐,槐树底下搭戏台,人家姑娘都来到,就差我的姑娘还没来;说着说着就来了,骑着驴,打着伞,光着屁股挽着髻……”就是这样一位善良、乐观的宋妈,因为丈夫黄板儿牙的嗜赌如命,失去了日夜挂念的儿子小栓子和连名字都没有的丫头。宋妈为了找回送人的丫头,跑遍了北京城的马车行,这场无望的挣扎,注定失败了。以前宋妈把思子之情灌注在纳的厚厚的鞋底上,当所有希望破灭后,她总是把手上的银镯子转来转去地呆看着,没有一句话。四年时间,宋妈与小英子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当她要随着丈夫黄板儿牙回去的时候,念念不忘她一手看大的孩子们,对小英子的殷切希望,对小弟弟的宠爱之情,对燕燕的关怀之意,对珠珠的……宋妈有说不完的话要跟妈妈交代,宋妈分明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秀贞和宋妈,北方劳动妇女的典型代表,一个因为失去刚刚生下来的孩子而“发疯”,一个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抛家舍业到北京城里做奶妈,一个即使“发疯”也从不放弃对孩子的寻找,一个把雇主家的孩子视如己出……在她们身上,母爱的春风吹拂着万物,母爱的雨露滋润着大地,母爱的阳光熠熠生辉!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2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儿时以至青年生活的一段美丽的回忆。在林海音的笔下,那是一卷旧电影,多彩的,可爱的。

林海音在这本书中纪念了逝去的童年,而我从中品到的却是满满的甜蜜。她的童年是美好的,无忧的,当然也少不了苦恼的主旋律。她要为了温饱烦恼,也要因为父亲过早离世而不得已挑起重担。客观地看她的童年无疑是不幸的,然而文中的一件件琐事串在一起就像老北京的糖葫芦,泛着一丝甜味儿,换言之也许她并没有觉得这些不幸是痛苦的,她还是那么快乐。

她生活在那贫苦的年代,要为了一切烦恼着,但她却能品出生活的甜。而我们呢,用一句老话来说吧,还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呢?

我们坐在书声琅琅的课堂中,抱怨着痛苦的生活,枯燥的学习,世间的不公。浪费着生活,却可笑的抱怨着这,抱怨着那,难道不曾想过多年后我们回首往事,也许会哭着后悔,为什么自己把生命浪费得如此淋漓尽致。

但是若是我珍惜着,快乐地活着也许在我老了,动不了了,像林海音一样的回首往事,也会发现生活没有想像的那么好,却也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我还是我,只是不一样的精彩,不一样的快乐罢了。

书是知识的源泉,记忆的沉淀。是老人的回忆,是每个人心头的故事。快乐是自己寻找的,在生活里我们总会有些许忧伤,但我们或许可以像个孩子那样,一笑而过。每天过得天真烂漫,又何必埋怨?

书在影中翻动,思索,仰望,享受,沉淀。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3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故事结束了,英子的童年生活也结束了。合上书,不知为何,我的心情感到沉重起来,一丝淡淡的忧伤笼罩在我身旁。

书中,北京形形色色的人一一展现。英子的成长,随着童年的骆驼队到爸爸的花落,变故不断,但也引出了书中的一连串人物:惠安馆内被称做疯子的姑娘秀贞、英子的好朋友妞儿、为供弟弟上学而无奈做小偷的哥哥、常住在英子家躲风声的德先叔、被施家赶出来留宿英子家的兰姨娘、英子家的仆人宋妈、因病去世的爸爸……

他们都是英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人物,也是教会她许多道理的人。在书中,英子用自己稚嫩的眼光去看这个杂乱的社会,看待那些复杂的人和事。虽然她有着自己特殊的理解和看法,但她也有分不清的事,像她分不清海和天、分不清好人和坏人。然而,英子最宝贵的东西,就是乐于助人的善心,就像她为了别人家一家团聚,而把妈妈的金手镯拿去给别人做盘缠,这是件连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这也让我想起了一句俗话“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读《城南旧事》的时候,我的心里没有太多的杂念,因为故事本身没有太多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我的心绪是淡然而平和的。而让我感动的,是在这些文字之间荡漾着的淡泊与纯净。林海音以儿童清澈的眼眸,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诉说着她对城南旧事的情意缱绻。半个世纪的别离,城南的落花依旧,然而零落的,只是人们记忆的碎片。

看完《城南旧事》,我感慨万千。回想我的童年,应该说是无忧无虑、幸福快乐的,如果要让我像作者一样去采撷童年的花束,还真有些困难呢!因为我的童年和大家一样,也是在玩耍、游戏、上学中快乐地度过。生活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欢乐,然而我却缺少了作者的那份细心,今后我一定要善于观察生活,感悟人生。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4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那里有外婆的歌谣,有门前的小溪,有月夜篱下的蛙声,有夏日老槐树的荫蔽,有要好的玩伴……但不知何时这些都已不复记忆,在岁月的纷纷扰扰中,我们逐渐学会了遗忘,于是我们为忘记了过去而惆怅不已,直到《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虽然我还没有走出童年,但对过去的事也只有模糊的记忆。我承认我的'记性很差,也许昨天的事今天就忘了,也许刚刚还要做得事现在就想不起来了……回忆以前的事,我不禁在想:那时我眼中的世界是否亦如英子眼中的那般清澈与明亮,纯洁而无暇?

看《城南旧事》时,我的心头不禁漾起一丝丝温暖,因为已经很少看见这样精致的东西了,因为它不刻意表达什么,只是一幅场景一副场景的从容地描绘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就像生活在说它自己。那样的不疾不徐,温厚淳和,那样的纯净淡泊,弥久恒馨,那样地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追名逐利之心。我被小说里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打动了。

《城南旧事》描写的是平民百姓间的寻常故事,是部具有极强的平民意识的纯美的散文式小说,文中那委婉的诗意,宁静的意境似乎一副素雅、淡泊、简约的中国水墨画,我不禁沉浸于那淡淡的哀伤、弄浓浓的相思中,而无法自拔。它透过小女孩英子一双童稚的眼睛看世界,从头至尾,描写得极为细腻。

看《城南旧事》的时候,我想了许多,发现那些以为忘却的东西以为忘却的那些人、那些事,原来一直潜藏在心的某个角落里,以为无印象的旧事,以为早已消褪殆尽的那些童年玩伴的脸,此刻竟又鲜活起来,仿佛就在眼前。其实每个人记性都一样好,只是芸芸如我们,总是不经意间失落了那把钥匙,无从开启罢了。

童年的记忆大多是片段因为不懂人世离合,因为无力探究世事纷扰只能任听一切随缘而来,又随风而去。仔细想想又有几个童年玩伴可以交代明了他们的今昔。这样的离别,比起成年之后,犹更痛彻,因为多数只能留作一生的回忆,也正因为如此,英子才更加害怕离别,也更加珍惜身边的人与物,疯子也好,小偷也好,影子是真的把他们当作朋友般珍惜。“我不懂什么是好人,坏人,人太多了,很难分。”的确,英子的眼眸,纯净得不能容下任何尘埃,给这世界蒙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明朗。人世的挣扎与痛苦,在孩子的眼里滤去了浮世悲欢,还原成生命本来的模样。疯子也好,贼也好,贫穷也好,富庶也好,在孩子眼里,丝毫不带有任何人间烙印,她的眼里只有生命本身。孩子的眼神,是非人间的。也只有英子会蹲下来,在温暖的阳光下,静静地,认真地去聆听一个“疯子”诉说过去;只有她会为了小偷被抓而感到伤心,也只有她会认为他不是个坏人,而是和自己有着“一起去看海”的约定的朋友,相信他是为了“奔窝窝头和供弟弟上学,不得已才走了这一步的。”。

《城南旧事中学生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